11月4日至5日,“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大连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密码应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以新促边 以智赋能”为主题,旨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石化化工行业的融合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大会围绕“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两大篇章,共设置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3场闭门会和人工智能深化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展。会议期间,举行了“智能化工大模型3.0”发布仪式,标志着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石化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其向“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当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着数据孤岛、标准碎片化、数据质量差、高质量数据集稀缺、数据流通与价值共创严重受阻等问题,制约了大模型、智能体等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石化行业亟须范式变革。
在此背景下,大连化物所提出“1+1+N”人工智能石化化工新范式——以全链条高质量大数据中心为基础、行业大模型为桥梁、智能体为落地应用,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以AI+数据撬动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变革。目前,大连化物所已系统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应用”全链条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建成我国首个石化化工全链条大数据中心。依托全链条大数据中心,大连化物所联合科大讯飞、华为等单位,以星火大模型为基座,共同研制了我国首个石化化工行业大模型——智能化工大模型。该模型自2024年3月推出以来,已迭代至3.0版,超过100家企业试用。
依托智能化工大模型核心能力,大连化物所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合作单位,开发了我国化工行业首个智能体标准化开发框架平台——化工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该新型研究范式正以大连化物所为起点,逐步辐射至全国石化化工产业集聚区,助力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降本增效提质效果显著。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谢小芳)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